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Link and Loop

生態工業園區的建構與案例


圖片來源: NISP

從自然生態重塑工業生態


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循環系統,也不會有什麼廢棄物的產生,工業生態如何學習大自然,重複回收或循環使用資源,是近年來循環經濟的重要議題之一。以製糖為例,糖製品占公司營收75%,副產品則佔營收25%,這些生產過程剩下的副產品,如蔗渣、濾泥及糖蜜,進行加工後仍可被其他客戶所需。


International Synergies是一家英國顧問公司,主要工作是將工業系統仿照自然生態重新塑造,2013年先做了一個試驗型計畫,2015年則執行一個英國全國性計畫National Industrial Symbioses Program (NISP),海外部分已經陸續在加拿大、荷蘭及中國大陸的工業區進行推動,產業共生的作法是可以複製的,鼓勵其他國家可以一起學習。


產業共生如同義大利麵碗


產業共生 (Industrial Symbiosis) 如同一碗義大利麵,一條連線表是一家公司和另外一家公司配對成功,線愈多表示連結愈多,產業共生模式愈擴大,如丹麥卡倫堡園區便是產業共生的典範。做生意的本質就是建立合作關係,我需要的物資和你交換,你對我有用的東西賣給我是一樣的意思,產業共生的邏輯是大家在原有營運的基礎上,不須進行太多改變,International Synergies不僅擔任產業間橋樑,同時也會幫助大家尋找合作對象,在英國一年大約有300至500個夥伴關係機會,其中也包括學界、研究機關及具有新技術的團體。


產業共生的邏輯是A公司若能將B公司廢棄物作為原物料,善用B公司的廢棄物,同時降低A公司生產成本,就是創造雙贏。產業共生範圍包括所有資源、原物料、能源、過剩的產能、閒置的辦公室空間、閒置的倉儲空間、運輸送貨貨車的空車等,不管任何產業、公司規模大小都可以參加,我的廢棄物可能就是你的好東西。透果產業共生系統,公司可以把眼光放大放遠,不只侷限於公司本身所在的產業。


英國International Synergies營運總監Ian Humphreys說明歐洲產業共生的發展經驗及案例。

產業共生的執行步驟


執行產業共生的首要步驟是邀請到各利害關係團體來參加,才能充分達成跨產業的合作,主因是目前各國都有同產業間競業禁止規範,如食品業與食品業之間合作可能就有些限制,但跨產業間就沒有限制,也能夠與其他產業交換更多東西,過去的經驗是讓產業別差異非常大的公司洽談,彼此間建立夥伴關係越容易成功


召開媒合會議是實際的執行方式,我們會找到約50家公司,讓公司分成8到10組,請每個人都寫在一張紙上說明各自的產業、公司的廢棄物、辦公室的廢棄物等,同樣寫下各自生產所需原物料,最後讓大家都能看到其他人紙上的資訊,並讓各自進行資源交換討論,成功媒合機率相當高,通常每次會議可以從中找到300至500個商機。


產業共生的執行工具Synergie


媒合會議通常為2小時到半天,便可以產生相當多配對連結,但在實際運用上,因為廠商物料及能源資訊很多,我們因此開發一個稱為Synergie的分析工具,透過Synergie整合所有過去配對的資料,然後進一步分析,類似於廢棄物彙整分類,再利用配對平台進行配對。


廠商透過Synergie平台,可以找到許多配對的機會。除了資源配對,廠商可以找到哪些資源還沒有完成配對,也可以在地圖上找到距離最近,且商業上可行的配對廠商,發展新的合作機會。Synergie除了協助進行資源配對外,對於沒有配對成功的企業,資料庫會留有資料持續進行下一輪的配對作業。


知名品牌商開始執行產業共生計畫


舉一家日本汽車零件供應商的例子,該公司在散熱器製造過程中產生金屬廢棄物,在英國被列入有害廢棄物名單必須進行安全掩埋;但同時,另一家公司Milver Metals在模具中使用這些廢棄物作為原料,不但沒有危害,反而會提升模具功能,兩家公司合作不但省了成本,也降低有害廢棄物掩埋及溫室效應。


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