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Link and Loop.


The Path to Resilience:
2021-2022
邁向韌性之路
臺歐循環供應鏈主題報告
什麼是循環供應鏈?
「循環供應鏈」(Circular Supply Chain) 係指產品及能資源可在整個經濟體系內,不斷地循環使用,相對於線性供應鏈的運作模式,循環供應鏈更強調產業上中下游的溝通與合作,採購方與供應方需要共同努力,建立更充足的資訊分享與更透明的規則制定環境,以提供市場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。健全的全球循環供應鏈網絡,有賴各國政府、品牌商、供應商、消費者及非營利組織的共同協力。

長期需求預測: 塑膠
隨著全球循環供應鏈發展及採購模式變革,帶動循環物料的強勁需求。根據BNEF 對未來再生物料市場的長期預測研究報告,以塑膠為例,廣泛用於生產塑膠容器及紡織成衣之聚酯原料-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」(PET),目前約75% 的來源為石化原料,25% 則來自回收再生物料(rPET),預期市場對再生物料的需求將逐漸取代原生物料,2050 年rPET 之市占率估計將達80% 以上。


長期需求預測: 鋁
在各國政府循環經濟法規與品牌商的循環採購壓力下,整個生產製造環節將減少原生物料使用,並改採再生物料。以金屬為例,鋁合金因強度高質量輕,為重要工業原料,用於各類運輸工具及電子用品;目前原料端約68% 來自於鋁礦開採,32% 則來自回收再生物料,BNEF預期市場對再生物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,2050 年回收鋁的市占率將超過原生鋁。

再生料的減碳效益
再生物料可廣泛應用於紡織、電子、汽車、建築等產業,建構全球循環供應鏈,對產品生命週期減碳具正向貢獻。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(World Economic Forum) 報告,生產製程由再生物料取代原生物料,是目前技術最成熟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之一,產業鏈若採再生物料,平均每噸減碳成本可少於10 歐元;BNEF 分析再生料減碳效益發現,再生rPET 取代原生PET 的減碳效益達53%、再生鋁取代原生鋁之減碳效益達90%。


全球供應鏈永續風險
國際品牌商的永續目標影響其採購決策,對供應鏈業者將形成具大壓力。根據BNEF 全球供應鏈永續風險分析,加入永續倡議的國際品牌商之總採購金額超過4,000 億美元;以各國的曝險程度評比,臺灣位居全球第3,僅次於美國及日本,臺灣受影響程度超過500 億美元。由於品牌商正以更永續、更創新的評估方式全面檢視其供應鏈廠商,全球供應鏈綠化對臺灣廠商而言,是挑戰也 是機會。

